记者采访;《稷下学宫遗址》
日期:2016-03-05 11:13:54    发布    浏览次数:4540

   

    淄博临淄区张皇路旁稷下学宫旧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被收录到中学课本中的《劝学》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也是荀子著作中最为人熟知的篇目。

   长期游学于齐国稷下学宫的荀子,上承孔孟,下启汉儒,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家,他在“人性本恶”的理论前提下,提出了变“性恶”为“性善”的后天教化思想,并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的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化育人思想,成就了韩非的法略、李斯的政论。
青青子衿 求学稷下
    荀子,名况,世人尊称“荀卿”,战国时期赵国郇邑人(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他的生卒年代史无确载,据生平事迹推算,生活在公元前313年到公元前234年之间。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大部分时光都在齐国稷下学宫度过。
   初秋时节,空气中还存留着夏的燥热,天空却忽地变蓝,让阳光愈发耀眼。8月12日,记者按图索骥,到齐国故都淄博临淄区张皇路旁寻找稷下学宫的踪迹。茂密的绿化植被,将稷下学宫遗址碑挡得严严实实,走近细探,方能从灌木丛中难得的缝隙间,隐约发现这方土地的砖石色彩不同于周围的绿色。
   从那条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的小路穿过绿化带,记者终于站到了稷下学宫遗址碑旁,望着周边或浓或淡的一片碧绿独自兴叹。两千多年前,这片玉米、大豆繁茂的土地曾是百家争鸣的顶尖学术殿堂,滔滔雄辩的孟子,幽默滑稽的淳于髡、“谈天衍”邹衍、“雕龙奭”邹奭、“天口骈”田骈、“一日服千人”的田巴、“千里驹”鲁仲连、文思严整敏捷的荀子等都曾游学于此,高谈阔论、竞相献策。
    “稷下学宫位于齐小城西和西南,在今临淄辛店城区东北方向约8公里处。”齐文化研究社常务副社长宋玉顺介绍,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是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田齐桓公(公元前374年至公元前357年)在位时期,因其近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而得名。它基本与田齐政权相始终,随着秦灭齐统一中国而消亡,历时约150年。
   “稷下学宫是目前有文献记载且有遗址相对应的世界上最早的官办大学,也是我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它既是教育机构也是智囊团,还带有后世政协“参政议政”的职能,可以说是‘百年老校’、‘百家争鸣的摇篮’。荀子曾三为稷下学宫的祭酒,祭酒就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校长。”宋玉顺说。
    据《风俗通义》记载,齐宣王七年(公元前314年),荀子“年十五始来游学”,70岁左右离开,其间虽然先后到过楚国、秦国、赵国,但都没有停留多少时日。“当初稷下学宫之所以吸引这么多有识之士,是因为齐王给这些知识分子俸禄及政治地位,很尊重他们。知识分子可以随时来,随时提意见,自由地进行学术讨论,环境氛围开放、宽容而民主。”宋玉顺分析,当年荀子或许也是受此吸引,虽劳顿辛苦,度陌越阡,仍从赵国奔赴这里,在稷下学宫与先生、学友谈经论道,从一个着青衣长袍的翩翩少年渐渐成长为谦谦学者。
荀子初到齐国之际,正是稷下学宫最为兴盛之时。当时在位的齐宣王是位包容的君主,在稷下学宫施行了很多开明的政策。《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记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次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齐宣王为他们修起康庄大道,建起高门大屋,给以他们很高的俸禄,提供优厚的物质待遇。被尊封上大夫的诸子们,不仅参与国事,还可以以任何形式匡正国君及官吏的过失。号称“稷下之冠”的淳于髡有功于齐,贵列上卿,“赐之千金,革车百乘,与平诸侯之事”;儒家“亚圣”孟子“养弟子以万锺”,出门时,“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可谓相当排场。
    作为东方大国齐国的国都,临淄的富庶繁华无与伦比。学识渊博的稷下先生们乘着豪华的马车来来往往,众多的稷下学生跟随着进进出出,想必也是蔚为壮观的齐都盛景之一。在齐宣王的勉励下,稷下先生们著书立说,展开学术争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相互交流与碰撞,火花四溅,各显风流。稷下先生们发挥智囊作用,给齐宣王提供对于国家大事意见和看法,甚至参与到国家典章制度的制定中来。如此一来,稷下先生们参政议政的意识空前强烈,学术研究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异常高涨,出现了“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的盛况。
    求学于诸子百家荟萃的稷下学宫中,少年荀子的学习热情也得到了极大地满足。他师从何人、又与何人展开激烈的论辩,从现有的史料记载中我们无从得知,但他在阅遍百家之后选择儒家学派,或许得到过良师的指引。巧合的是,孟子也曾在稷下学宫讲学,这不免让我们猜想:是否荀子与孟子曾经见过面?先秦时期的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是否受过“亚圣”孟子的言传身教呢?据临淄当地的齐文化研究者分析,孟子第三次游齐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14年至公元前312年(齐宣王七年至九年),此时年轻的荀子正好在稷下学宫求学(公元前314年),或许真的与孟子有过交集。
    稷下之学盛则国运盛,稷下之学衰则国运衰。公元前301年,田齐政权的第六位群主齐湣王即位后,稷下学宫在威宣时代的盛况并未衰减,各国名士云集稷下,学士曾达千余人。可好大喜功的齐湣王,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无纳谏用士的雅量。即使稷下先生对他极力进行劝谏,他也将那些良言善策当做耳旁风。
据《资治通鉴·周纪四》记载,齐湣王末年,亡国之君齐湣王高傲自恃、昏庸无能,背离了齐国重礼尚法、先教后刑的治国安民之道,“不修礼义”、“不举义法”、“不本政教”、“行不义,杀无罪”。由此,招致了内咒外怨。稷下先生们带着失望和愤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他们曾经引以为豪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也出现了自建立以来从未有过的冷清萧条。
28年来一直在稷下学宫生活的荀子,此时已为稷下先生。看到齐国危亡的处境后,深感忧患的他进谏齐湣王,齐湣王却固执不从。荀子不得不第一次离开齐国,去了楚国,时年约43岁。
果然,不到一年(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率赵、秦、韩、魏、燕五国之师攻齐,连下齐国70余城,将它们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被燕军攻下。
身经国破的齐湣王被杀身亡,在楚国的荀子日子过得也并不舒心。公元前278年,正逢秦国攻楚,举国大乱,当时的楚国国君顷襄王仓惶东逃,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
公元前279年,田单复国后,齐襄王即位,恢复齐国国力,复建稷下学宫,荀子也重新回到了齐国。此时,稷下学宫众先生中,学识最渊博、年龄最为适宜的就是荀子,于是,他顺理成章地“最为老师”“三为祭酒”,“聚人徒,立师学”。
   “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主要是带领众人行祭酒礼,处理学宫的日常事务,同时也相当于现在的学术带头人。”宋玉顺分析,“三”即为多,“三为祭酒”说的应当是荀子多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一职。至于荀子为什么担任祭酒多次中断,很可能是因为君主听信别人的谗言罢免了荀子;也有可能是荀子出外游学,一去几年,学宫工作不能无人主持,才另选祭酒,等荀子回来又再次担起祭酒之职。据史料记载,荀子因谗言、排挤离开稷下学宫的可能性更大。
   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前266年),不得志的荀子无奈之下踏上了奔波之路。他游访入秦,在秦国没有得到重用,又辗转而至赵国,在赵国仍无用武之地。
   两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64年,齐王建新立之时,荀子终于又回到了齐国,时年约64岁。再次回到稷下学宫担任祭酒的荀子对齐王建充满着幻想,以为齐国有可能恢复往日的威风,又凭自己多年在齐国建立的威望,梦想自己的报负可以实现,便以“强国之术”来游说齐王建。可是,荀子的才华横溢再次遭到谗臣的妒嫉,虽然齐王建也识破了谗臣并诛杀了一批,但齐王建的实权又被“君王后”夺去。面对“女主乱之宫,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的乱政,荀子不得不再次离开齐国,接受楚相黄歇也就是春申君的邀请,到兰陵出任兰陵令。
   “年十五始来游学”,七十岁左右才离开齐国,荀子在人生的黄金年龄段经历了稷下学宫昌盛发展的黄金时期,这对他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各种学说、各种流派如雨后春笋般萌发,稷下学宫中关于“王霸之辩”、“天人之辩”、“人性善恶之辩”、“义利之辩”、“礼法之辩”等争鸣的议题也层出不穷。
   山东大学子海编纂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郑杰文教授介绍,在先秦长久存在着尊天思想,并居于支配地位,荀子却独树一帜地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观点,第一次以系统的理论阐述了天是自然界的思想,表达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政治上,他明确指出“隆礼至法而国有常”,提出礼法并举的治国主张。在经济上,持“富国裕民”之论,关于实现民富、国富的主张,与名相管仲几乎一致。而在人性问题的争论中,荀子更是坚持“人性恶”观点,是当时的“主辩手”之一。
   “孟子是性善论者,他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仁义礼智四端而与天理相通,故人性本善;一般人的品质之所以变坏,那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缘故。告子则持性无善无不善论,在他看来,‘食’、‘色’这类生理欲求是人的本性,没有道德的属性,所以人性是无善无不善的;所谓善德则是社会培养的结果。”郑杰文说,当时还流行着“性可以为善,可为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两种人性论,虽有倡导者,但没有什么影响。与这些观点不同,荀子持性恶论,他认为人的生理欲求以及好利恶疾等都是先天就有的,故人性本恶,这种先天的恶的人性,经过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就可以实现由恶向善的过渡与转化。
    在那个战事频繁、官学衰败的时代,荀子却格外推崇教育,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人性,人的良好智力、认识和行为,甚至人们的风俗、习惯都是后天学习而得来的,都是受教育的结果。《荀子》开篇之作《劝学》中就有论:“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同时,“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在他看来,只有学习才能使人们不断进步,他强调学习要具备“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以自诬,外不以自欺”实事求是的态度;提出弄虚作假、装腔作势、不懂装懂是自欺欺人,是学习的大忌;阐述学习有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蚊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教导众人,学习要有专心致志的精神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恒心。他《修身》篇中写道:“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又申明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在《儒效》中写下“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的句子。
宋玉顺说,荀子的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都难能可贵。他认为教化育人的目的在于培养高尚的德操,以使之合乎礼法的要求。要学习圣人之言,就要守礼仪。通过学习,使自己只喜欢看与听关于礼法的东西,说和想关于礼法的事,这样就能做到不为权势利禄所动摇。心有主宰,就能不因外界事物的干扰而改变。从生到死都坚守着礼法,这就具备了高尚的德操,也就达到了理想的培养目标,实现了他的教育目的。
    到兰陵任职后,荀子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全都用在对兰陵的治理上,积极推行他“明分使群”、“隆礼尊贤”、“平政爱民”等主张,真正实行“力术止、义术行”,用“王道”治国,启用儒生,韩非、李斯等人此时都慕名来到兰陵。两三年的时间,他就把兰陵治理得井然有序,赢得了楚王和春申君的信任。
郑杰文介绍,荀子采用“平政爱民”的政治策略,提出“强本而节用”、“轻徭薄赋”等主张。荀子认为,“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他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大兴商业,兴修水利,鼓励农民大搞养殖业,合理利用资源,繁荣兰陵经济。对于官员,他制定了廉洁自律制度,要求大小官吏勤政廉洁,守法自律;对于民众则更要求守法,商人不欺不诈,做工的不偷工减料,农民尽力耕作。对官严对民松,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努力建造一个平等的社会。在用人上,荀子注重用“贤”,认为只有“贤德”的人才可用,才能使用他的“能”,他非常注重对下属的管理,重用一批“贤能”之人,使他们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他还写下说唱词《成相》篇,用齐国、楚国的民歌曲调唱颂治国之道,以最古老的民间曲艺形式普及文化,推广文化。
正当荀子把自己的主张进一步付诸实施,准备更好地治理兰陵时,他却再次遭到谗言侵扰。据《战国策》记载,有位食客游说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说:“商汤王靠着亳京兴起,周武王靠着镐京兴起,两个地方都只不过百里大小,而两王却因它们而终于占有天下。现在荀子是天下的贤人,您竟想给他100里土地的势力范围。我私下认为对于您很不利,不知您以为如何?”出于对自己地位的担忧,春申君听信谗言,派人辞去了荀子的官职。荀子无奈,带着李斯回到了阔别30多年的故乡——赵国,被封为上卿。
    这时又有一位宾客对春申君说:“从前有位伊尹离开夏地到了殷地,结果令殷王统一天下,而夏朝灭亡。管仲离开鲁国到了齐国,鲁国衰弱而齐国强盛了。可见贤人在哪里,哪里的君王不能不显达,国家不能不荣耀。现在荀子是天下的贤人,您怎么让他告辞而去?”春申君一想,此话也有道理,于是又派人到赵国请荀子。
对于春申君的再一次力邀,蒙受不白之冤的荀子不想再来,但又不甘心自己的远大抱负、治国之术白白葬送,况且在故乡赵国,赵孝成王也不赞成他用“礼义教化”管理军队的见解,看在跟春申君有多年交情的份上,几次劝说后,荀子便再次去往楚国。楚考烈王十二年(公元前251年),荀子第二次就任兰陵令。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38年),楚国内乱,春申君遭难,荀子被罢官。
    荀子两任兰陵令,前后18年,在古稀之年,殚尽竭虑,把兰陵治理得一片繁荣,“四海之内若一家”。被罢官后,荀子定居兰陵,著书立说,直至老死,思想体系进一步系统完整。
“重教的荀子也非常尊师。”郑杰文教授评价说:“中国历史上,荀子是给老师地位最高的人。”在《修身》中,荀子说道:“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教师担负着“正礼”的重任,教师的地位在礼义之上。《劝学》中说,学习的途径,没有比敬爱贤师更快的了,其次是尊崇礼法。《儒效》中说:“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者,人之大殃也。”在荀子看来,尊师与否,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即“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在《致仕》中,荀子还专门提出了教师资格的标准:“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这就是说,要成为教师,需要具备四个条件,即有尊严而使学生起敬,年长而有信义,讲课有条理而不违师法,见解精深表述合理。这应当是荀子为师的经验之谈。
荀子在稷下学宫做老师多年,再加上四处游学的经历,自然桃李遍天下。在楚国任兰陵令时的入室弟子韩非和李斯是其最著名的学生,一位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另一位成为秦国丞相,帮助秦王“扫六合”。
   “荀子是位好老师,是位严谨的学者。”宋玉顺说,“荀子比孟子更像老师,更像学者。孟子脾气犟,更像是位政治家、斗士、犟老头;而荀子却是位很和蔼、很学术的学者,他在学习方法及教育方法等方面都有很细、很具体的论述。荀子还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谷梁春秋》《毛诗》等均由其亲传后世,因而在儒家经典的传授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公元前234年,荀子寿终兰陵,并在兰陵安葬。如今兰陵县兰陵镇东南1.5公里处还建有荀子墓,墓前有清道光年间所立的“补建荀子墓碑”,及清光绪三十年间所立的“楚兰陵令荀卿之墓”石碑,追溯着这位先贤对兰陵的惠泽。荀子伟岸的政治理想、启迪世人的劝学哲思、尊师重道的教育观念,两千多年来薪火相传,在历史的长河中依旧熠熠生辉。

   大众日报记者  高翔 陈巨慧
        通讯员 姜健  曹元良

临淄区稷下文化园
稷下文化园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15 稷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杨宝玲13506437214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化路2838号
技术支持:讯丰(原淄博智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