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春节征文选载(14) 赶年集
日期:2016-03-22 20:50:26 发布 浏览次数:2594
心血来潮,便驱车带着辰辰赶了一回年集。
融进闹闹穰穰的人流中,粗声大气的叫卖声和讨价还价声、路两边地摊上五花八门的货物,搀和着卤货扑鼻的香气,一下子就把人的五官塞得满满的。不远处,一个卖红灯笼红对联和年画的摊子,更是叫人感觉到一种热闹,你不搀和进去都不行。
两岁的辰辰眼和嘴一下子不够使唤了,眼睛滴溜溜看了东边看西边,脑袋像个拨浪鼓,嘴里不住地打探和提醒:“爷爷,你看这是西红柿……爷爷,我要买手枪……爷爷,买一个小风车行不行呀……”
“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前头,卖八角桂皮小茴香的摊子上,电喇叭传出的歌声一下子把我带回了儿时。
赶年集,那是多么让人牵肠挂肚的记忆。
小时候在农村,腊八一过,家家户户就开始有年味儿了。先是截布做衣服的多了,再是擦窗户洗门脸打扫卫生的多了,紧接着,噼噼啪啪买鞭炮的摊子出现了。过年,一下子让寂寥的小镇活泛了。
过年自然要赶年集。
大集就在镇子里的大街上,从北头大庙前一直通到南头水井旁。农历逢五逢十来赶集。平常,集上多是菜蔬禽蛋粮食针头线脑,进了腊月的年集,交易的东西一下子丰富了起来,一个摊位就是一小片天地:花花绿绿的水果糖、酸酸辣辣的各式咸菜、自家种植的瓜果蔬菜、色彩明快的花布床单(当然,要用布票)、烤得焦黄喷香的烟叶……还有,捏面人的、唱皮影的、烤地瓜的,整整一条大街成了热闹纷繁的博览会,在凛冽的寒风中荡漾着无尽的风情。
赶年集自然也成了四里八乡的一种仪式。男人们讲究还少点,采买是第一位的。女人们就少不了要梳洗打扮一番,有的还穿上走亲戚的行头,叫上头一天邀好的妯娌姐妹,唧唧喳喳,评头论足,那架势不是来买东西,而是来比美的。孩子们则像是放出门的小狗小猫,哪里热闹就要挤到哪里,便少不了让找不到孩子的大人着急得大呼小叫一阵子,于是,集上更多了几分喧闹。热闹处,你都不用自己走,拥挤的人流自会推着你左曲右拐地前行。
赶年集的人们似乎出手格外阔绰了许多,买了年货,也少不了买点平常舍不得买的“奢侈品”:玉石的眼袋嘴儿、平素也戴不了几回的头花……大人们对孩子也格外宽容,平日里无论怎么耍赖使横都不给买的东西,这时只要央求一番,大都能满足一两样。于是,那欢笑就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流淌。
年集上,最亮丽的自然是年画摊。路边放两张床,靠墙拉几行绳子,鲜艳的年画铺天盖地,大幅的中堂、连环画样的四扇屏、端庄的伟人像、木版的灶王爷和门神,还有手写的对联,让街上多了许多文化味儿。画摊前人头攒动,就是再紧巴的家庭,也要买上几张年画,回家扫屋洒水地贴上。我和姥姥每年都要买几幅四扇屏挂在家里,《天仙配》、《杨排风》……我的戏剧启蒙多是从年集上淘来的。
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当是年集上离热闹处稍远一点的爆仗市。那时候,鞭炮的种类不像现在这样望花八门,也就“大雷子”、“钻天猴”、“二踢脚”、“二十响”、“小鞭”等几样,还有小孩子喜欢的“滴滴金”。每每孩子到了这里就拔不动腿了,大人自然也要给自己买上一两挂。“过年吃好的,放炮买响的,真金不怕火炼,好炮不怕实验。”卖鞭炮的摊主时不时挂出一串“二十响”试炮,几个摊位此伏彼起,鞭炮声“砰砰”响个不停。孩子们一边捂着耳朵,一边尖叫着跑开,一串放完了,就飞快跑过来捡哑炮,然后兴奋地再点上,等待那一声“砰”的响动。记得有一年,一颗飞起来的“二踢脚”点着了一家鞭炮摊,那个摊位顿时成了枪炮齐鸣硝烟腾空的“战场”,等到矿上的消防车赶来,只剩下遍地花花红红的碎纸屑,还有傻傻的鞭炮摊主。
日子就是这样,欢乐悲愁,年集成了一个缩影。
有时候,年集上会有唱戏的班子来助兴。大庙前搭个台子,锣鼓点急急缓缓,坠琴三弦有板有眼,台上的,借年的王汉喜、赶脚的王小、贤惠的小姑子英英就粉墨登场,咿咿呀呀演唱起来。虽说寒风料峭,可是水袖翻飞,喝彩连连,台上台下演绎着戏里戏外的生活。我们这些小孩子看不大懂,却也断不住学着唱一句:“马大宝喝醉了酒……”,迈着方步摇头晃脑,扬长而去。
后来,“破四旧”了,年集便消停了。再后来,进了工厂进了城,赶年集也就淡出了我的日子。
如今,赶年集,对于赶集人是一种生活。对于我,更是一种回忆,暖暖的,长长的,就像年集上那红红的春联。
我知道,“小寒大寒,打春过年”。赶完那最后一个年集,年就到了。
融进闹闹穰穰的人流中,粗声大气的叫卖声和讨价还价声、路两边地摊上五花八门的货物,搀和着卤货扑鼻的香气,一下子就把人的五官塞得满满的。不远处,一个卖红灯笼红对联和年画的摊子,更是叫人感觉到一种热闹,你不搀和进去都不行。
两岁的辰辰眼和嘴一下子不够使唤了,眼睛滴溜溜看了东边看西边,脑袋像个拨浪鼓,嘴里不住地打探和提醒:“爷爷,你看这是西红柿……爷爷,我要买手枪……爷爷,买一个小风车行不行呀……”
“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前头,卖八角桂皮小茴香的摊子上,电喇叭传出的歌声一下子把我带回了儿时。
赶年集,那是多么让人牵肠挂肚的记忆。
小时候在农村,腊八一过,家家户户就开始有年味儿了。先是截布做衣服的多了,再是擦窗户洗门脸打扫卫生的多了,紧接着,噼噼啪啪买鞭炮的摊子出现了。过年,一下子让寂寥的小镇活泛了。
过年自然要赶年集。
大集就在镇子里的大街上,从北头大庙前一直通到南头水井旁。农历逢五逢十来赶集。平常,集上多是菜蔬禽蛋粮食针头线脑,进了腊月的年集,交易的东西一下子丰富了起来,一个摊位就是一小片天地:花花绿绿的水果糖、酸酸辣辣的各式咸菜、自家种植的瓜果蔬菜、色彩明快的花布床单(当然,要用布票)、烤得焦黄喷香的烟叶……还有,捏面人的、唱皮影的、烤地瓜的,整整一条大街成了热闹纷繁的博览会,在凛冽的寒风中荡漾着无尽的风情。
赶年集自然也成了四里八乡的一种仪式。男人们讲究还少点,采买是第一位的。女人们就少不了要梳洗打扮一番,有的还穿上走亲戚的行头,叫上头一天邀好的妯娌姐妹,唧唧喳喳,评头论足,那架势不是来买东西,而是来比美的。孩子们则像是放出门的小狗小猫,哪里热闹就要挤到哪里,便少不了让找不到孩子的大人着急得大呼小叫一阵子,于是,集上更多了几分喧闹。热闹处,你都不用自己走,拥挤的人流自会推着你左曲右拐地前行。
赶年集的人们似乎出手格外阔绰了许多,买了年货,也少不了买点平常舍不得买的“奢侈品”:玉石的眼袋嘴儿、平素也戴不了几回的头花……大人们对孩子也格外宽容,平日里无论怎么耍赖使横都不给买的东西,这时只要央求一番,大都能满足一两样。于是,那欢笑就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流淌。
年集上,最亮丽的自然是年画摊。路边放两张床,靠墙拉几行绳子,鲜艳的年画铺天盖地,大幅的中堂、连环画样的四扇屏、端庄的伟人像、木版的灶王爷和门神,还有手写的对联,让街上多了许多文化味儿。画摊前人头攒动,就是再紧巴的家庭,也要买上几张年画,回家扫屋洒水地贴上。我和姥姥每年都要买几幅四扇屏挂在家里,《天仙配》、《杨排风》……我的戏剧启蒙多是从年集上淘来的。
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当是年集上离热闹处稍远一点的爆仗市。那时候,鞭炮的种类不像现在这样望花八门,也就“大雷子”、“钻天猴”、“二踢脚”、“二十响”、“小鞭”等几样,还有小孩子喜欢的“滴滴金”。每每孩子到了这里就拔不动腿了,大人自然也要给自己买上一两挂。“过年吃好的,放炮买响的,真金不怕火炼,好炮不怕实验。”卖鞭炮的摊主时不时挂出一串“二十响”试炮,几个摊位此伏彼起,鞭炮声“砰砰”响个不停。孩子们一边捂着耳朵,一边尖叫着跑开,一串放完了,就飞快跑过来捡哑炮,然后兴奋地再点上,等待那一声“砰”的响动。记得有一年,一颗飞起来的“二踢脚”点着了一家鞭炮摊,那个摊位顿时成了枪炮齐鸣硝烟腾空的“战场”,等到矿上的消防车赶来,只剩下遍地花花红红的碎纸屑,还有傻傻的鞭炮摊主。
日子就是这样,欢乐悲愁,年集成了一个缩影。
有时候,年集上会有唱戏的班子来助兴。大庙前搭个台子,锣鼓点急急缓缓,坠琴三弦有板有眼,台上的,借年的王汉喜、赶脚的王小、贤惠的小姑子英英就粉墨登场,咿咿呀呀演唱起来。虽说寒风料峭,可是水袖翻飞,喝彩连连,台上台下演绎着戏里戏外的生活。我们这些小孩子看不大懂,却也断不住学着唱一句:“马大宝喝醉了酒……”,迈着方步摇头晃脑,扬长而去。
后来,“破四旧”了,年集便消停了。再后来,进了工厂进了城,赶年集也就淡出了我的日子。
如今,赶年集,对于赶集人是一种生活。对于我,更是一种回忆,暖暖的,长长的,就像年集上那红红的春联。
我知道,“小寒大寒,打春过年”。赶完那最后一个年集,年就到了。
(作者 圣光 网名 东野牧人 字数 173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3-19 20:15:5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