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金农民博物馆”的诞生经过
日期:2016-01-18 17:33:26    发布    浏览次数:4671
      临淄区凤凰镇南金农民博物馆是山东省内首家系统介绍农村变化,农村生活的博物馆,展览富有地域特色,内容包括了乡村建筑、街道遗产、农业遗产、劳动工具,还有民俗服饰、民间风俗等,陈列品收集的大到拖拉机,小到舀水瓢计1967件“老物件”,有的早已经消失,实属罕见。
      宽敞的展览大厅,声光具佳的展板,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参观者,他们边看、边拍照、边记录,个个是感受深刻、留恋忘返,“真是传统文化教育好教材”到过这里的人们无不为之赞叹,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都有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南金农民博物馆的创建,既是新时期新型农民高度自觉和新农村高度文明发展的标志,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其创建的直接原因,却缘于市、区党委政府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视和关爱。
      2013年6月,淄博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经研究决定,成立由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等“五老”为主题组成的临淄区关工委,专门研究探讨和关心引导青少年教育问题,中共临淄区委组织邢强部长挑头兼任主任一职,具有文教、宣传、广电等丰富工作经验的原临淄区政府张士友副区长被任命为常务主任。按照市关工委要求,区关工委围绕农村青少年教育中的阵地、思想、组织建设进行调研。从此,由邢部长负总责,由张士友与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张振富、区老干局何静宜局长,以及郑德新、毕义星、吕祥森等老领导和文艺家组成的调研组正式成立。在调研过程中,张士友听说凤凰镇南金村建了一处农民展馆,便带领大家欣然前往。当时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按照时间顺序陈列的一批农村主要生产、生活用具。张士友觉得这个地方很有开发建设的价值,搞好了可以作为青少年教育的课堂。他认为,当前我国教育受几千年传统教育框架模式的影响,造成对孩子教育思想道德的缺失,社会实践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从课本到课堂,从老师到家长,从校门到家庭,这就是青少年生活的真是写照,他们真正接触社会的机会太少,对民族、家族传承的历史接触更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村庄从哪里来,建于哪个朝代?老爷爷的名字叫什么?他们一无所知。因此,还在张士友任区文化局长时,就提出了依托临淄当地文化遗迹建博物馆群,达到传承历史,保护文化目的的构想,此后边有了中国古车博物馆、管仲纪念馆等一批馆舍。从事关工委工作后,他对这一问题重新产生了深深的思考,那就是如何用技术文化手段,将书本上不被人重视的典籍变成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人们接受。“少年强,则中国强,”想着想着,他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肩上的担子变得越来越重,关心下一代工作任重道远,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搞好青少年教育迫在眉睫。因此,到南金有了这一发现后,他兴奋不已,建一处综合性的农民博物馆,使广大青少年透过全国农村的缩影——南金村的发展变化史,拓展青少年教育阵地,弥补他们传统教育的诸多缺失,使他们的道德、思想、知识、才能得到完善,同时,还留住了历史,传承了文化,激励了后人,真是一举多得。
      张士友产生这一想法后,立即向区委区政府和市关工委作了汇报。市人大、政协的老领导很快到南金现场勘查,并提出了诚恳的建馆意见。他们认为,目前这一馆舍基础条件已经具备,但既无主题,也不系统,如果在此基础上突出主题,完善设施,建成一座综合性的农民博物馆将会大有益处。
      上级领导的意见与张士友的想法不谋而合,他的信心更足了。第二天,他就进驻南金村,与南金党委书记路桂香、使南金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大功臣南金原党委书记、南金集团董事长段连文一道建立组织,理清路子,反复规划和修改设计方案。张士友认为,南金村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农村中抢抓机遇产生巨变的典型范例,南金的历史就是中国农村历史发展的缩影。但是,如果单纯建南金村馆很受约束,因为一个村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毕竟不系统,不典型,不完善,甚至非常单调,所以,必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通过研究探讨他认为,中国农民的历史,尽管地域环境有所差异,但农民、农村、农业的“三农”情况基本相同,南金农民的历史,同时也是全国农民的历史。透过南金历史这个面上的认识,也就对中国农民历史有了一个链条式的了解。
      结合点找到了,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信心和决心。在张士友的带领下,他们进一步理清思路,确定重点。分析认为,解放前的历史,不管是在那个朝代,农民的命运基本相似,那就是始终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最底层,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缺衣少食,民不聊生的生活。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翻身做主,分到了天地,解决了温饱问题。而真正使农民腰包鼓起来,衣着靓起来的则是改革开放。对南金而言,没有改革开放搞活的好政策,他们地下的矿石永远变成不了乌溜溜的钢铁,他们的双手永远沾满洗不净的泥土。通过科学的分析论证,博物馆建设的重点就放在了改革开放之后。
      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得到时任区委区政府毕荣青书记和宋振波区长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毕书记说: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南金创造性地建设农民博物馆,正是响应习总书记号召的最好体现。因此,这座博物馆,一定要建成精品工程,建成临淄区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接受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
      有了区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他们的干劲更大了。但是,大致的建设思路理清了,这只是建馆的万里长征走出第一步。万丈高楼平地起,必须首先描绘一张缜密的图纸,要建博物馆,必须先撰写一个脚本。一个多月过去了,脚本的第一稿并不理想。两个多月过去了,他们还是不满意。就这样,他们通过近百个日日夜夜前前后后20多遍的反复修改,终于拿出了最理想的建设蓝图。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2015年初,一座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综合性博物馆拔地而起,从设计,到建成,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被中央媒体誉为“南金模式”的新农村,再次实现了“南金速度”。更不得不说的是,这样一个从贫穷思变到开拓进取,再到繁华富足的小山村,建设这样一家在全国农村独树一帜的综合性博物馆,既不是为了扬名,更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留住       一段历史,留住乡村记忆,更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座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的活标本、大课堂。         
(本网站根据周游先生的署名文章摘编,标题是编者另加)
临淄区稷下文化园
稷下文化园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15 稷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杨宝玲13506437214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化路2838号
技术支持:讯丰(原淄博智顺)网络